瀏覽量:2499來源:本站發(fā)布時間:2023-07-12 17:30:36
還記得那個
從大涼山走出去
又回到大涼山支教的
彝族小伙蘇正民嗎
去年
他在長達6000余字的論文致謝中
回憶了自己雖“坎坷崎嶇”
但“充滿光亮和希望”的生活
在論文致謝最后表示
“阿蘇唯有繼續(xù)努力學習
帶著知識回到大山
幫助更多孩子
走出大山”
引發(fā)網(wǎng)友的熱烈反應
如今
他即將結(jié)束支教
離開學校
學生們不舍
紛紛哭成淚人
7月3日下午2時
隨著上課鈴響
蘇正民走進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越西縣
第二中學七年級19班
與學生告別
最后一課上
蘇正民播放了一段7分多鐘的視頻
視頻前半部分是學生的有趣日常
后半部分隨著《送別》音樂聲響起
課堂安靜了下來
視頻還沒播放完
不少學生已經(jīng)泣不成聲
有人拿出試卷擋在眼前
試圖遮擋自己的難過
有人趴在桌上偷偷哭泣
有人把臉扭向墻角偷偷抹著眼淚…
“親愛的孩子們,,你們要繼續(xù)努力
走出大山,,再回報大山”
蘇正民強忍著淚水和學生告別
給孩子們上完最后一課
他承諾兩年后
孩子們初中畢業(yè)
他還會重回越西二中
像蘇正民一樣
還有不少年輕人也走進大山
選擇支教
他們用溫暖與愛心
書寫與大山的故事
在三尺講臺上
點亮孩子們的童年與青春
跨越大山的師生情
近日
新疆克州一名老師支教3年即將離開
同學們情緒低落,,甚至落淚
嚴老師表示
很幸運能夠陪伴孩子們的成長
也讓孩子們見證自己的成長
他期盼著與孩子們
在不遠的未來里相遇
近日
在一檔為烈士尋親的節(jié)目中
賈林秀烈士的故事
讓在場的很多年輕人都流下了眼淚
賈林秀烈士是一位青年教師
也是一位中共地下黨員
1945年不幸被敵人殺害
年僅22歲
節(jié)目現(xiàn)場
一位來自鄭州大學00后的研究生
動情地稱烈士為“賈老師”
她表示
自己也將以同樣的教師身份
前往內(nèi)蒙古支教
傳承先烈勇敢無私奉獻的精神
矢志為祖國做出自己的貢獻
“不辜負先烈的期望
也不辜負祖國的期望”
將最好的青春獻給最有意義的事
近日
同樣是四川涼山
在昭覺縣山村小學支教的老師離別時
孩子們不舍送別哭成一片
所有淚水都是真情的見證
網(wǎng)友紛紛表示
這份情誼真正直戳人心
“所愛隔山海,,山海皆可平”
“他教過我們很多知識
讓我的字變得更好看”
“李老師每次上課的時候
跟我們講清楚道理
教我們怎么做
就像我們朋友一樣”
……
去年6月
服務于新疆哈密的
北京交通大學第23屆研支團志愿者
李天宇服務期滿踏上回程
哈密市第一小學的學生們
依依不舍送別老師
今年6月
李天宇從北京跨越千里
專程回來看望學生們
孩子們驚喜地與他相擁
“遠方的親人”近在面前
孩子們團團圍住李老師
傾訴自己的思念
李天宇說
“再次回到這里
其實就是回到家一樣”
最期待的是將來有一天孩子們也能有機會
來到自己的大學校園
大家在校園里一起散散步
“所愛隔山海,,山海皆可平”
相逢相伴的時光雖然不長
卻都構(gòu)成彼此生命中
永遠難忘的一抹亮色
“兩分鐘”里的一年
“老師,,我用你教給的知識
記錄下這一年
做成禮物送給你”
云南省景東職中高級中學
高一計算機專業(yè)學生
陳升萍將自己和
中國美術(shù)學院第24屆研支團志愿者
一年來的點點滴滴
剪輯成期末視頻作業(yè)
作為離別的小禮物
送給老師
2分鐘的視頻
記錄了一年的相處時光
一起做實操、一起跳三跺腳
一起跨年,,放孔明燈
一起上山采茶
一起拍了很多視頻
五點起床一起趕山路上學
......
視頻最后
學生們也紛紛向老師送出自己的祝福
以博主身份
開啟新的知識傳播之路
2022年夏天,,本科一畢業(yè)
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的王浴潼
就做了一個決定
離開首都,到云南支教
以自己的努力
給邊疆的孩子們帶去一盞“燈”
她是一名支教老師
也是某視頻平臺的知識博主
2022年12月
由于疫情原因
支教學校要求
進行為期一個月的線上教學
為了保質(zhì)保量地給孩子們授課
王浴潼給學生
錄制了20-30分鐘的視頻課程
并發(fā)布在網(wǎng)上
驚喜的是
不但收到了自己班上學生
良好的課程反饋
其視頻播放量
也遠遠超過了學校學生人數(shù)
轉(zhuǎn)眼幾個月過去
王浴潼沒想到自己
能收獲到10w+的視頻播放量
全國各地的老師同學私信她
“老師不要斷更?。∥业挠⒄Z靠你了,!”
“我也是老師,,等你更新備課!”
“跟著老師的視頻記了很多筆記,,謝謝,!”
也正是那時
她第一次體會到
網(wǎng)絡(luò)世界的溫柔和力量
自己的視頻竟然
可以通過網(wǎng)絡(luò),,穿越千里
不僅幫助自己班上的同學學習
還可以給予更多人幫助
也正是成為了博主
才讓她明白了
支教不止于支教地的意義
鄉(xiāng)村教師給孩子變的
不是魔術(shù)而是童年
大學畢業(yè)后
你會選擇到鄉(xiāng)村就業(yè)嗎,?
1997年出生的謝銳煉
畢業(yè)于廣州航海學院
2020年7月他報名參加
廣東大學生志愿服務山區(qū)計劃
廣東高校畢業(yè)生志愿服務鄉(xiāng)村振興行動
先后服務于揭陽,、潮州的鄉(xiāng)村學校
比起被稱為數(shù)學老師
他更喜歡孩子們
送的綽號——“魔術(shù)老師”
他將魔術(shù)、雜技等特長融入課堂
想為孩子們
“變”出一個快樂的童年
他說
“同樣是教書
我更向往回到熟悉的鄉(xiāng)村
用我這些年學到的技藝
帶給鄉(xiāng)村孩子歡樂”
“我能為鄉(xiāng)村的孩子帶去什么,?”
謝銳煉思來想去
“我的答案就是我最擅長的魔術(shù)表演吧,!
我希望我手上的魔術(shù)
能‘變’一個快樂的童年給他們
也希望這些東西
能讓鄉(xiāng)村的孩子變得更加自信”
“我見過的風景與讀過的書
終于也借著這方寸天地
照亮了孩子們的路”
大山記得你的青春韶華
也記得你的熱誠溫暖
當一批批走進大山的志愿者
服務期滿時
新一批志愿者們
已整裝待發(fā)
懷揣對志愿服務的熱忱
接過接力棒
踏上向西的列車
向下扎根
才能汲取向上生長的養(yǎng)分
祖國大地
給予你我無窮無盡的力量
你們用奉獻寫就的“詩與遠方”
是青春最閃亮的注腳
也是最美麗的模樣!
廣東青基會始終聚焦
鄉(xiāng)村青少年急難愁盼問題
也希望聯(lián)合更多愛心人士
為困難青少年提供助力
誠邀您參與廣東希望工程·壹元捐
每月捐出一份善意
將愛心傳遞到更多青少年的身邊
來源:廣東共青團
責任編輯: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