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量:3990來源:本站發(fā)布時間:2022-12-11 15:08:44
明明可以以研究生的身份留在城市,,獲得一份待遇優(yōu)厚的工作,她偏要加入廣東省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山區(qū))計劃“希望鄉(xiāng)村教師計劃”專項,,到鄉(xiāng)村支教——對于來自山西的劉璐來說,,雖然親友們都不理解甚至反對她的選擇,一腳踏進汕頭潮南區(qū)雷嶺鎮(zhèn)濟美村的她卻有一種“夢想實現(xiàn)的感覺”,。
這份執(zhí)著,,緣于她研二時不經意的一瞥,“讓鄉(xiāng)村孩子獲得同等優(yōu)質教育”的愿望就此扎根在她心底,。在異鄉(xiāng)支教的兩年,,她用不一樣的體育課和詩歌課,帶領他們探索身體和心靈的奧妙,,讓貧瘠單調的鄉(xiāng)村教育開出活潑潑的花來,。
而她,也成為了獨一無二的“教鄉(xiāng)村孩子寫詩的體育老師”,。
劉璐和她的學生一同走在鄉(xiāng)間的道路上
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治貧先治愚,,扶貧必扶智”的重要指示,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新時期精準扶貧的決策部署,,引導青年投身農村基層,,團廣東省委員會在原有大學生志愿服務山區(qū)工作(山區(qū)計劃)基礎上,于2015年正式啟動“希望鄉(xiāng)村教師計劃”(以下簡稱“鄉(xiāng)教計劃”),,招募優(yōu)秀大學畢業(yè)生走進鄉(xiāng)村學校,,開展1-3年的支教志愿服務,用教育助推鄉(xiāng)村振興,。項目實施七年來,,累計選派5064人次志愿者為粵東西北地區(qū)13個地市2013所鄉(xiāng)村學校提供逾307.7萬節(jié)精品課程,惠及超68萬山區(qū)學生。
01
因體育,,她成為“明星老師”
來到濟美小學,,劉璐成了全校六個年級的體育老師。但剛一開始,,她就受到了“打擊”,。
支教之前,劉璐的想象很美好:孩子們一上課都坐得筆直,,眼睛里充滿對知識的渴求,;鄉(xiāng)村孩子跑得快如風,體育應該是他們最擅長的課程,。但真正來到這里,,印入眼簾的是今兒來明天就不來的孩子,還有的經常不完成作業(yè),,讀到六年級卻連拼音都學不全,。對待學科類課程提不起神,體育課也是吊兒郎當——穿著拖鞋或光著腳就來上課,?!拔覔乃麄兪軅窭夏赣H一樣反復叮囑他們要穿運動鞋,,他們卻當成耳邊風,。”
失望和苦惱過后,,劉璐決定改變,。她先聯(lián)系了母校華南師范大學,籌來了籃球,、跳繩,、呼啦圈等體育用品,在全校發(fā)起美麗中國的“陽光體育”項目,。
劉璐帶著鄉(xiāng)村孩子玩體育趣味游戲,。
夾球跳、帶圈跑,、跳花繩,課間操,、平板支撐,、仰臥起坐……孩子們發(fā)現(xiàn),體育課原來這么好玩,。每周五放學后,,劉璐都會把一大箱體育用品搬到操場,招呼各個年級的學生下來一起參與。越來越多的孩子從觀望到參與,,到后來,,每一個新的動作孩子們都會滿操場比著練習。
劉璐帶孩子們做簡單的平板支撐訓練
對于孩子們的“壞習慣”,,劉璐也有妙招,。她給體育課立下規(guī)矩:不穿運動鞋,就只能站在旁邊與老師一起當裁判,。這下,,孩子們可不愿意了,齊刷刷地穿上了運動鞋,。
不一樣的體育課,,為孩子們打開一個新世界,劉璐也一躍成了學校的“頂流明星”,。只要她一出現(xiàn),,孩子們就會大喊“體育老師”。有一次她因生病出村,,剛一回到村口,,遠遠發(fā)現(xiàn)她身影的孩子們就已經高興壞了,一邊歡呼著“體育老師回來了”,,一邊向其他同學“報信”,。
劉璐與鄉(xiāng)村孩子們一起玩體育趣味游戲。
在劉璐的努力下,,全校學生體能測試達標率高達98%,。受她啟發(fā),美麗中國粵閩地區(qū)把“陽光體育”升級為核心項目,。她還利用暑假的時間,,走進韶關、河源,、潮州,、梅州,為40多名支教老師提供體育教學支持,,引導超過20所鄉(xiāng)村小學近5000名學生享受體育,。
02
用舞蹈,她幫孩子找到自信
在《你笑起來真好看》的音樂中,,女孩們手持花球,,踩著整齊的步伐起舞。她們臉上充滿自信,,毫無山區(qū)孩子的羞澀靦腆——在近日“美麗中國”支教項目舉辦的一場活動中,,劉璐帶領的濟美小學舞蹈隊的表演贏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掌聲。
組建舞蹈隊卻是劉璐的“無心插柳”——在一次體育課上,她嘗試示范了一些簡單的健美操動作,,沒想到竟引起孩子們的熱烈模仿,。恰巧當時鎮(zhèn)上要組織表演,她便萌生了辦興趣班的念頭,。
向劉璐學習舞蹈后,,孩子們越來越自信了。
其中的一個插曲讓劉璐記憶猶新,。一開始,,劉璐只想招收一批基礎較好的學生。第一輪選拔后,,有一批女孩被淘汰,。第二次選拔,一個叫小琪的孩子雖然和另外幾個女孩跳的是同一支舞,,但是卻堅持獨舞,。看著她認真跳舞的模樣,,劉璐突然懂了:“她希望我能看見她,。”
“那一刻,,我的內心既感動又羞愧,。”劉璐想,,“我來到這里,,就是為給鄉(xiāng)村孩子帶來同等優(yōu)質教育。為了挑選‘苗子’而淘汰另一批孩子,,那不是違背了我的初心么,?”
劉璐與舞蹈隊的孩子們在一起。
劉璐當下決定,,把所有報名的孩子都留下來,,基礎好些的進入“夢想班”,其他進入“超越班”,,讓每一個喜歡舞蹈的孩子都能得到學習的機會,。同時辦兩個班,意味著劉璐要付出雙倍的時間和精力,。但看著孩子們變得愈發(fā)自信有活力,,她就覺得“太值得了”:常因為母親的出走而郁郁寡歡的女孩小清,變得開朗愛笑,;原本見人就躲的小盈不僅敢于在眾人面前跳舞,還向老師要求“要站在前面”……
03
教寫詩,,她走進孩子的內心
在濟美小學,,體育老師劉璐還有另一重身份——六年級班主任和語文老師。
六年級的很多孩子還不會拼音,,這樣的語文怎么教,?她決定從最貼近心靈的詩歌入手。為什么選擇詩歌,?原來在長期的家訪中,,她了解到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留守兒童?!八麄兡切┍徽J為‘不好’的行為背后,,也許藏著一個破碎的家庭?!?這讓劉璐深感心疼,,也讓她更加渴望走近孩子們的內心。
她找到了詩歌這個橋梁,,利用班會課帶來“是光詩歌”課程,,還帶著他們探索自然,,鼓勵他們寫下感受,,讓詩歌成為他們的“樹洞”。
劉璐與學生一起讀詩,。
有學生寫下《你在哪里》:“過去的你去哪里了/你什么時候可以回來/那個天真 沒有陰影的你”??戳诉@首詩,劉璐才知道這個學生曾受過欺負,。
六年級的學生開始有了身體上的變化,,敏銳的劉璐便為將生理健康主題課《我愛我自己》帶進課堂,教孩子們如何洗澡,、如何保護自己,,還告訴學生“如果父母吵架,那不是你的錯,,跟你沒有關系”,。
學生們學習有進步了,,劉璐會給他們送上獎狀。
在她的引導下,,學生們寫下同題詩:“風的第一句是‘呼呼’/葉的第一句是‘沙沙’/水的第一句是‘嘩嘩’/我的第一句是‘我愛我自己’”“我愛我自己/如同鳥兒愛藍天/如同魚兒愛水流/一刻也不能放棄”……
“這些小詩藏著他們的‘成長密碼’,我愿意當解碼的人,?!眲㈣凑f這句話的時候,眼睛亮了,。
04
愛學生,,就是教育的初心
關于支教的“執(zhí)念”,其實埋藏在劉璐的成長里,。她從小就跑得快,,是一路“跑”進大學的。但上了大學才發(fā)現(xiàn),,很多從小在城市里長大的同學會玩各種球類,,出身縣城的劉璐卻只會跑步,她通過體育感受到了城鄉(xiāng)差異,。在就讀研究生時,,劉璐帶著“如何用體育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的論文題目走訪各地,更深刻地了解到這種差異:城市孩子的體育課都豐富多彩,,鄉(xiāng)村孩子上的課卻是“放羊式”的,,不是在集合,就是在自由活動,。
讀研二那年,,劉璐偶然看到“美麗中國”支教項目的海報。上面有一句話深深打動了她:“讓所有中國孩子,,無論出身,,都能獲得同等的優(yōu)質教育”。
與學生在一起,,劉璐臉上滿滿都是笑容,。
她覺得為鄉(xiāng)村孩子帶來好的教育,不僅是要把優(yōu)質課程帶給他們,,更要讓他們感受到愛,。特別是面對學習不積極的孩子,高高在上的“教育”沒有力度和溫度,,學生不會認可,。只有真誠的愛,才能為學生帶來改變,。她也會認真告訴學生:不管你是什么樣的,,老師都會愛你,。愛學生,就是教育的初心,。
家訪路上,,劉璐和支教隊友一起與學生合影
劉璐說,,現(xiàn)在孩子們比她剛來時主動多了,,在不需叮囑的情況下,也能按時完成作業(yè),。通過體育課和詩歌課,,也讓他們打開眼界和心靈,找到了快樂和自信,。而劉璐也收獲了太多的愛的回報和感動,。她想,“育人”也是在“遇自己”吧,。
照亮別人的時候,,自己也在閃閃發(fā)光——
她教給學生知識,學生也靜靜陪她成長,;
她為學生付出善意,,學生也回報予她溫暖和希望。
劉璐結束兩年支教,,繼續(xù)用愛心和力量助力潮南區(qū)教育事業(yè)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新時代,、新征程,、新青年,變化的是崗位和年齡,,不變的是初心和使命,。結束支教后的劉璐,選擇留在潮南區(qū)繼續(xù)發(fā)光發(fā)熱,,留任一所實驗學校,,就任高一年級體育老師,繼續(xù)為農村教育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我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圍繞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責任,,把黨的二十大精神扎實落實到教育工作的各方面,、全過程,堅決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的偉大號召,,時刻銘記教育的初心使命,。志存高遠,,腳踏實地,砥礪前行,,不忘初心,。在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志愿精神的新征程中闊步前行。”劉璐說,。
掃描二維碼成為
希望鄉(xiāng)村教師計劃·月捐人
為鄉(xiāng)村學生帶來更多支教老師
素材來源:廣東志愿者,、南方+客戶端、粵團發(fā)布,、美麗中國,、潮南團委
責任編輯:晶晶